2025年是新能源公司聚力新能源制造主责主业,推动产业革新突破、聚力攻坚乘势而上、加速动能转换的“聚力攻坚年、乘势而上年、创新突破年、勇攀高峰年”。新能源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甘肃建投一届五次职代会精神,紧扣“八大改革”行动、“六项机制”创新及“十项重大”任务部署,锚定全面布局战略资源、做优做强核心主业、培育新兴产业集群三大主攻方向。以只争朝夕的工作状态紧抓快干,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聚焦主责主业,全力开拓传统新能源产业市场。一是贯彻省政府《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链的意见》要求,紧抓甘肃新能源发展的窗口期和机遇期,依托承建的金风科技天山北麓山新能源基地超2亿元大型风电产业项目,全力开拓新疆区域市场,持续强化订单承揽能力;积极发挥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战略主体地位,全力提升河北南宫生产基地市场虹吸能力,通过在建的上海电建松山滩滩口200MW项目、金风科技白银靖远山东绿色能源一期风电场等甘肃省重点项目近百套风电机组塔架,有效释放武威本部生产效能;在与现有优质客户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同时,不断拓展新能源业务的广度与深度,与行业龙头金风科技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合作在贵州布局制造基地,持续抢占区域市场份额,全力开拓省外新能源市场。二是强化提升工程施工业务的经济收益与成本效益,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竞争力,达成更高层次的精细化与专业化;借助获批的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拓展风电基础及风场道路建设PC工程,挖掘电力工程行业的市场潜力,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与电力工程施工业务协同发展和相互促进,使其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进程;加强项目管理能力,积极同中交、中建等大型央企及集团公司兄弟单位对接,承揽公路市政专业分包工程;加大资质升级力度,力争将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以及其他相关资质提升至一级水平,更好地适应新能源领域的发展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三是利用国家进一步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大生态机遇,以及公司固沙设备被纳入“三北”工程首批林草机械装备目录的契机,充分发挥“全国荒漠化防治试验示范基地”的品牌影响力,积极与国家林草局、省林业厅以及各市州林草部门进行对接,努力寻求合作,加大承揽更多生态治理、文旅研学以及科技研发项目的力度。
深耕技术研发,开拓氢能、储能等新兴领域版图。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持续优化战略布局和业务架构。努力落实与大连融科、三一重能、华电科工等国内大型新能源投资企业签订的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在风、光、氢、储能等一体化综合能源项目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响应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等方针政策,依托自身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借助甘肃省“十四五”第三批风光电项目建设指标为企业提供的规模化开发绿电、延伸氢能与储能产业链的黄金窗口,紧跟甘肃省“绿电制氢+储能调峰”商业模式发展步伐,通过技术研发升级、产业链整合及融合政策导向,大力开拓氢能、储能等新兴领域版图建设;遵循集团公司招商引资部署,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现有资产整体效能,以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为发展基地,携手金风科技、大连融科、华电科工等国内新能源领域领军企业,联合策划独立储能、新能源配套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开展储能新材料、新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持续提升新型储能领域的创新力,推动公司转型升级,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落实职代会精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治理效能。2025年是新能源公司做优做强新能源主业,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的“再创业、再出发”之年,新能源公司将以集团公司一届五次职代会精神为统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监督机制,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坚决贯彻“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的深度融合;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改革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健全公司战略体系,根据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公司“十五五”规划,加强战略协同,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形成深化改革“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加速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职能,提升决策效率和科学性;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加大清欠力度,完善管理机制,严格落实集团清欠管理要求,铁腕抓清欠,发挥好清欠考核“指挥棒”作用,构建清欠工作长效机制;严控项目管理,提升盈利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控制项目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盈利能力的最大化;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全面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打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企业文化,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讯员 王保权 朱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