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不小,机会不少,这是来自建筑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苏跃华对今年企业发展形势的判断。”3月6日下午,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建投党委书记、董事长苏跃华在甘肃电视台《甘肃新闻》上关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发言引发关注,“近三年来,我们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在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方面,也做了有益尝试,我们向新能源、新产业、新业态、新的经济模式方面,再向黄河治理生态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
全国“两会”盛大开幕,3月5日至9日,《人民日报》、人民网、《经济日报》、新华社《上海证券报》、《中国乡村振兴》杂志、《北京周报》、《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甘肃新闻》、《中国建设报》、《建筑时报》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及网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非民间商会等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网站聚焦人民群众住房问题、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问题、甘肃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建议、政府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等问题,先后多次采访报道,来自甘肃建投的声音备受关注。
3月7日,《人民日报》3版发布了《携手奔向更美好生活——会内会外共话民生》,其中,就如何更好地满足居民住房需求一题,苏跃华提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是促进住房困难群体实现“安居梦”的有力途径。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房建设投入力度。同时,也要加强物业服务市场的监管,探索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宜居宜住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房住”的同时“住好房”。
作为甘肃省唯一一家具有外交部驻外机构馆舍建设总承包资格、商务部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总承包及援外技术援助项目资格的企业,甘肃建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3月9日,甘肃电视台《甘肃新闻》再一次就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采访了苏跃华,他表示,利用我们在海外的各个机构和各个企业的经营能力,把我们的产品推出去,为我们甘肃省,为我们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用好中国产品,用好中国标准,做出应有的贡献。
“奋力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新的光荣使命。”这是3月7日苏跃华接受《甘肃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的话,他表示,将进一步加快推动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加快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着力推进“再造一个甘肃建投”战略,努力为全省实现经济增长、扩大有效投资目标发挥好“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
甘肃建投作为甘肃省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将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持续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高质量推动企业按市场化机制运营。3月10日,《甘肃日报》记者就甘肃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问题采访苏跃华时,他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在制定招商引资相关优惠政策时,要立足实际,对培育本土企业和招商引资项目同等对待,同时纳入扶持政策体系,给予重点投资项目同等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把培育壮大本土企业与招商引资等重大事项同谋划、同部署、同扶持,让有实力、有能力、有决心参与地方重大项目建设的企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可依靠、可传承、可持续的重要力量。
针对乡村振兴,苏跃华表示,作为省属企业负责人,参与和见证了甘肃省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发展蜕变,为这乡村巨变心怀感动。3月8日《中国乡村振兴》杂志采访了苏跃华,“作为一名‘新代表’,我将在新的履职阶段,持续关注甘肃省乡村发展。甘肃建投集团也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深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甘肃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负责人,苏跃华长期关注建筑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他表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两会以来,关于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选题也备受媒体关注,受到《经济日报》、《中国建设报》、《建筑时报》等媒体的关注报道。他建议,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大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制定明确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和优化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范围、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比例,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人才流失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致命短板。3月9日,新华社《上海证券报》针对此问题采访苏跃华,他建议,应在国家层面统筹研究,从政治待遇、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大政策的引导支持力度;将西部人才建设提升到落实“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和乡村振兴等各项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以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发展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平台引导人才向西部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