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甘肃建投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成立了科技创新部,撤销了原技术中心事业部,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创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运营管理、集团公司立项资助科技项目及企业序列标准管理、BIM技术及“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划至建科院负责管理和运营,完成了科技资源整合。
创新工作方式。集团公司科技创新部将甘肃建投建司以来的核心技术、科技人才、科创平台、科研项目、科技奖项、知识产权、工法、技术标准、示范工程等进行了汇总和分类梳理,在集团公司官网上开设了“科技创新”专版并发布,使企业的科技成果和资源得以永续传承,为集团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升级提供了支撑。编写集团公司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厘清了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主编甘肃省地方标准《施工现场技能工人配备标准》DB62/T 3223-2022,填补了我省施工现场技能工人配备无标准的空白,完成了省住建厅下达的工作任务,为企业赢得了荣誉。新增引进博士1人进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积极开展相关研发任务;集团公司申报并获第十五届全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完成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申报,并已通过形式审查。
推进科技体制建设。修订了《科技委专业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首席专家”“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科技进步奖评选办法》《优秀工法评选办法》《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工程项目优化实施管理办法》《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等7项管理制度;制定了《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梳理并编制下发国家部委、甘肃省、兰州市《科技政策汇编》和《绿色低碳政策汇编》;组织开展了以《强化科技政策落实落地,全力实施“强科技”行动》《推进BIM+信息化技术和智慧建造技术,逐步打造企业数字化建设平台》为题的科普日活动;制作发布了集团公司知识产权类宣传短视频《攀登》。
加大科研投入。全年研发投入达5.15亿元,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0.63%,比2021年度增长25%;组织开展科技项目403项(包括政府部门立项43项、集团公司立项14项、各单位自主研发346项),其中2022年新获批政府部门立项的43项科技项目共获批政府科研经费225万元;审查批准立项科技项目14项并支持经费300万元;对2019-2020年度立项的36项甘肃建投科技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新申报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个、新增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7个;组织编制并发布地方标准26项,立项集团公司标准13项;获评2021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1项、甘肃省专利奖1项、省级工法30项;组织申报甘肃建投优秀工法54项、甘肃建投科技进步奖7项;审查推荐甘肃省专利奖3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2项、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1个;全年授权专利290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56份,共减税69万元。
加强数字化建设。组织人员参加“P20中国制造(2022)管理创新峰会”,并调研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积极起草集团数字化建设意见;组建了拥有86名专业人才的甘肃建投科技委数字化与信息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开展了2022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组织3家出资企业申报了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的首届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1家出资企业申报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评选出甘肃建投绿色施工与智慧建造示范工程二星级项目9项、一星级项目5项;应用BIM技术的在建项目占比由2021年的不低于20%提高至不低于30%,集团公司456个在建项目应用了BIM技术,全年应用BIM技术的项目占比达到38.7%。
重视人才培养。督导 “首席专家”( 8名)、“科技领军人才”( 23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调整甘肃建投科学技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及下设的专业技术委员会,调整后的委员人数达到314人,6个专业技术委员会人员规模达到50-90人/个;共评选出甘肃建投2022年“青年知识分子学术论坛”优秀论文34篇并编印了《甘肃建投“青年知识分子学术论坛”优秀论文集》;组织人员参加绿色建造、数字化方面的培训交流4次;组织工程系列技术职称评审,其中中级777人、副高级436人、正高级23人;评选出“甘肃建投第五届BIM大赛”获奖作品12项;审查推荐各类科技专家80余人。
技术应用取得实效。共29项科技成果在31个工程项目和生产实际中进行了转化应用,经评估产生经济效益1583.74万元,其中科技成果评估价值为974.24万元,节约工程项目成本269.5万元,技术服务收入60万元,转化产品销售收入280万元;BIM技术在正向设计实践中取得突破,《异形建筑的BIM正向设计应用》《某幼儿园项目设计》等作品获得了甘肃省BIM大赛设计组特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下达了新开工项目100%开展优化考核指标,督导各建安单位继续完善优化工作体制机制、加强优化工作培训指导,并组织编制了工程项目优化导则;全集团2022年新开项目100%优化,共获得了优化效益11211.85万元,优化效益率达到0.18%。